SaaS: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

2014-01-10 17:26【皖云在线】

    SaaS——软件即服务,是基于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的软件应用模式。虽然经过几年的发展,SaaS

已经度过了最初的懵懂时期,但对大多数软件公司来说通往SaaS的道路还不是很清晰。

 

SaaS发展历程

    云革命席卷着整个软件产业,预示着应用程序在如何被消费和交付使用方面正在发生着大规模的

变化,正如之前软件产业的不断裂变一样,这样的变革创造了新的机遇,动摇了原本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回想软件产业的初期阶段,我们可以知道。软件产业的交付模式改变意味着软件产业根本的变化,从

大型机到客户端的变迁中,当WordperfectLegentMAPICS等新的软件公司诞生之时,之前的软件

巨头MSA公司就从历史的舞台退出。随着服务器应用程序浏览器的兴起.这些新兴的公司也不再是领军

了,SeibelBusiness ObjectsPeopleSoft90年代一跃成为新的领导者。现在我们又再次看到如

SalesforcecomNetSuiteWorkday凭着其新型的SaaS软件交付模式备受世界关注。软件架构周期

性变更的这种趋势与小型ISV在他们争夺的利基市场份额不等密切相关。目前,ISVs需要确保的是尽早

采用云软件服务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占据有利的市场位置。

 

    许多软件公司,独立软件供应商,正在努力考虑如何为客户提供其产品的云版本,从传统正版软

件的商业模式发展到SaaS模式绝不是偶然的,市场正急需基于云模式的软件方案,而SaaS模式与传统

模式相比提供了巨大的竞争优势。

 

    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ASP应用服务提供商在90年代中后期的普及看到这种趋势的早期征兆和发展

潜力,ASP在表现层上与SaaS有着类似的特征,将一些传统的内部部署软件集中在一起,客户根据自己

的实际需求并通过互联网向厂商定购所需的应用软件服务。但是ASP模式还不能支持SaaS模式的远稗调

用能力和软件的扩展特性,这种根本的技术缺陷削弱了这种商业模式,从而导致了这些应用服务商几乎

全部倒闭,只留下付费的客户陷入困境和数十亿的风险投资报废。现在软件市场对云模式的热情是软件

产业前几年趋势的延续,幸运的是高效的SaaS模式的技术架构纠正了ASP模式致命的错误并且为大规模

经济和可持续盈利业务打开了大门。

 

SaaS模式相比传统软件模式的优势

    自从基于云模式的软件交付有效使用以来,客户的需求量十分显著,Gartner预测,SaaS的企业应

用市场(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等等)将在2013年底达到14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

18),并且达到软件企业市场总数的14%。尽管有着惊人的增长,我们依旧处于云应用阶段的初期

,只有约为6%的企业资源计划在使用着SaaS模式,抢先使用SaaS模式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CRM)

2008年底约达19亿美元,占整个CRM市场的20%。这是一个显著的增长,但是市场普及率将有待进一步

提升,这种发展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内部部署软件模式和SaaS模式的对比如下:

 

    企业成本:传统的软件授权费用通常很高,相关的资本输出还需要进行仔细的开支预算;而SaaS

的租赁费用较传统软件许可模式更加低廉,从而大幅度降低了企业信息化的门槛与风险。SaaS模式不

需要大量的前期资本输出,供应商通常是按照用户所租用的软件模块来按时、按件或按月来收取费用,

所以企业比较容易预估建置成本。

 

    安装过程:传统的软件系统通常需要顾问与客户一起现场安装。系统集成商已经很好地承担了这

一角色,但在初始安装和设置过程都非常耗费时间和金钱才能为供应商和客户提供较好的服务。相反,

SaaS产品无需安装,新客户的初始化环境将会自动生成并且立即可以使用产品提供的服务,只有少晕

的一些客户定制的或者集成化的工作可能需要配置,但通常这些配置也可以远程执行,从而大大降低了

时间和资金成本。

 

    硬件配置:传统的内部部署软件的软件包费用还只是前期费用的一部分。为了让应用程序启动并

正常运行,还需要提供资金购买软件存取的台式计算机、服务器、网络组件以及移动设备等等。而在

SaaS模式中这些所有的硬件费用全部被提供商集中利用起来,作为整个客户群的投资基础,一个客户

若想使用SaaS模式,则只需要一个PC机,还有互联网连接即可。

 

    管理维护:在传统软件模型中,为确保系统能够不间断运行,企业需要配备IT方面的专业技术人

员、咨询人员及产商代表,这些费用往往是隐性的长期投资,累积起来往往会超过软件的费用。而

SaaS模式则不再需要企业额外花费这些专业服务费用,同时又能得到最新的技术应用,满足企业对信

息管理的需求。系统的维护与更新交由专门的SaaS负责。对企业来说省事不少,不仅不需要专门的维

护和管理人员,也不需要为维护和管理人员支付额外费用,很大程度上缓解企业在人力、财力上的压力

,使其能够集中资金对核心业务进行有效的运营。而SaaS的例行维护工作包括软件的测试、修复、装

设以及升级,只有一些少量工作流程改造与人员训练的工作,仍需企业主与SaaS提供商携手研拟适当

的方案。

 

    经济与技术风险:与前面的例子一样,技术风险也从客户转移到了供应商,比如说像ERP这样的企

业应用软件,软件的部署和实施比软件本身的功能、性能更为重要,一旦部署失败,所有的投入几乎全

部白费,这样的风险是每个企业都希望避免的。现在,软件供应商用一个单一的“包到底”的方法为软

件的正常运行、性能和服务质量负责任,客户可以更加放心地专注于核心业务。

 

SaaSISV创造有利条件

    有些人说SaaS对传统软件来说犹如洪水猛兽,对独立开发商来说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转换成SaaS

模式,事实上并非如此,SaaS模式将成本、风险都从客户身上转移了,并为ISV创造了机遇还有稳定的

客户市场,因为SaaS能提供更高质量的用户体验。我们可以看到SaaS带给ISV有如下几个好处:

 

    集中的运行环境:ISV可以在一个单一的基础设施环境下编写软件从而获得最佳性能,不再有令人

头痛的对不同版本中间件以及操作系统配置的测试。

 

    连续敏捷的更新:ISV只需要专注于不断发展的软件功能和界面,而不需要担心软件兼容性、软件

修复和软件发布等一系列后期工作,并且更新速度可控。

 

    扩大的客户市场:转移成SaaS模式可以快速扩大独立软件开发商的目标市场,原因可以从两个方

面去考虑,首先是投资的灵活性和更低的成本允许SaaS向普通客户扩展,而这些普通客户在传统软件

模式下付不出更多的软件硬件方面的投资,这样就只能放弃使用软件了,这一部分的客户数量是无穷的

。另外采用SaaS模式使用户减少了硬件及专业服务方面的费用,则可以分配更多的预算到软件供应上

 

    提高客户体验:通过控制交付,ISV可以确保软件系统正常运行,及其速度和可靠性,提供一个更

好的最终用户体验。SaaS让软件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更加透明,在保证价格和功能公开公正的同

时,为潜在用户提供“先试后买”的消费体验,在实施之前先使用,让用户提前评估使用后的效果,大

大降低了企业信息化的实施风险。这在传统软件中是难以实现的。

 

    我们可以看到,SaaS模式是市场的一种呼吁,对用户来说,软件服务化就意味着更完善的功能、

更低廉的价格和更高品质的服务:对企业来说,软件服务化则意味着更有效的成本控制、更快捷的市场

响应速度以及更可观的利润回报。我们可以看到,软件产业正在向定购服务的方向转变。

 

(来源: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