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2014-01-03 11:08【皖云在线】
在我国,网络基础设施一直是政务数据中心建设的前提,而数据互联互通是电子政务的核心,随着云计算中心正在被提上日程,对于以前政务数据中心的改造,这仍然是首先要面临的问题。
资源整合是电子政务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无论纵向的上下级之间,还是横向部门之间的沟通与整合,都离不开数据中心的建设与支持,而信息获取、聚合以及推导是数据中心建设的难点。
国内近几年政府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网络(电子政务)数据(数据中心、政府容灾)几个过程,而当前以云数据为中心的建设已成为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如:税务的数据大集中、政府超算中心、政府云灾备中心建设等等,都是以围绕云数据为中心的建设。
在过去数年中,我国各地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和一些业务应用系统的分散开发。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统一的数据标准,各种应用系统所形成的“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比比皆是,政府部门各自为战、独立建设、重复投资等问题时有发生。
今天在各个部门协同办公的需求下,要求在政府数据中心支持下的电子政务平台能够综合利用政府数据中心的存储、计算、传输、应用等各种资源,实现跨部门业务协同,帮助政府部门处理越来越复杂和繁重的电子政务工作。
互联互通是电子政务的重点,一些政府部门内部系统已经比较完善,但许多电子政务项目互联容易,互通难成,由于信息的障碍,大部分成了联而不通工程,存在数据库相接,但信息不能交换的问题。
政府数据中心的功能被简化了,在我国有些地方可以看见,数据中心只是被当成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的一个集中的安身之所,甚至有的服务器虽然被放在了一起,但却被“上了锁”,集中往往流于形式。
由于前期电子政务建设缺乏整体考虑,各自为战、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各部门的应用系统之间在操作系统环境、应用软件及数据存储方式等关键要素上不统一,且各部门间广泛存在着数据不一致、不准确、不完整和重复录入等问题。
为有效规避数据中心建设中存在的误区,需要从本质上对政府数据中心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了解,加强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对数据中心、电子政务各业务子系统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全面消除信息孤岛的存在,以达到资源的统一、共享,切实提高政府部门间的工作效率。
政府数据中心应当明确自身的职责,既是政府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存储中心和管理服务中心,也是政府数据交换中心。在省部级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间、同级政府各部门间、各级政府相互间、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间实现电子公文等信息的数据交换。同时,还是网上政务服务系统的公众数据交换中心和政府的决策支持中心,可以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比较,提供辅助决策信息。
目前,我国一些省市地区已经提出了很好的数据中心优化方案,并进行了有价值的实践。广东省将如何发挥电子政务实效的关键定位于,能否突破制约电子政务发展的难点,整体推进,取得新进展。即如何围绕信息资源共享和协调办公,围绕网络畅通、信息畅通、应用畅通和服务畅通,推进广东省电子政务畅通工程建设。
比如,针对如何政府信息资源加强共享,广东省政府对不同性质的资源,制定信息公开的原则和范围,尽可能扩大信息共享的范围。同时加强了对信息资源的分类管理,将信息分为完全共享信息、有条件共享信息和非共享信息。
地方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建设的目的,就是实施数据环境重构,一体化地解决一个时期以来各种“信息孤岛”问题,加强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提升政务协同能力的重点工程。
向云计算中心升级
电子政务的最终目标是最终实现政府、公民和业界之间的“无缝连接”。
当前,我国尚未形成由国家级部委牵头统一建设政府云的模式,大多为试验性质的云平台,基本上为地方政府(发改委、经济信息委员会)与相关机构(电信运营商、厂商)联合推动。云基地一般落地在当地信息产业发达的区县,背后再由产业界作为推手,大多采用政企合作的模式。
比如,北京“祥云计划”就是由北京市发改委、市经信委、中关村科技信息管委会牵头发起,由用友、联想等19家单位发起成立中关村云计算产业技术联盟。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成都、重庆等城市作为政府主导的实验性质的云计算基地,推出了各自的云计算计划,并纷纷利用自身的资源吸引用户落户。各地政府推动的云计算计划大多强调国家自主创新,并从推进整体生态环境建设入手,鼓励软硬件、应用、运营等产业链各环节均衡发展。单纯的政务云很少,基本的模式是将政务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和经济信息化融为一体。
然而,云计算打破了传统限制,或者是物理上不可突破的事情,使得政府数据中心的建设得以突破被锁定的风险。我国大规模的政府云计算建设尚未开始,基本仍处于建立示范应用阶段,国家对于云计算的规模、方向和运营模式还处于摸索之中。
政府云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云计算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将部分电子政务应用迁移到云平台,对现有数据中心进行改造,并建设一个底层的基础架构平台,从而提升政府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引导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进行云迁移。政府可以推动云服务商,在行业云方面做一些尝试。政府还可以在一些新的开发区构建云平台,把云的服务作为开发区招商引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服务能力。
在政府云的建设方面,据了解,目前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下属的国家经信委是国家云计算政策协调、实施的主导机构;而电信运营商由于掌握着带宽、数据中心、应用资源以及IDC运营经验,有可能成为未来政府云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
除了直接的招投标,技术厂商也正在积极参与到政府云生态环境中,采取与地方政府云计算主导部门合建实验室、创新中心、孵化器等方式,以便争取在后续采购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除部分直接由厂商和地方政府主导的政府云计算项目外(如成都和无锡的云项目),政府云采用的环境一般较为复杂,而且国内尚未形成公开透明的政府云计算中心系统设施建设和采购标准,各个云计算中心基本上按照自己的模式运作,政府和地方色彩浓重。
此外,政府对由其主导的云计算建设的基调是鼓励国家自主创新,因此预计开源软件和国产产品将获得一定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在云应用软件层面。
(来源:电脑商报)
相关文章:
- 云计算赋能现代银行业务2018-01-17 15:22
- 要成为世界五朵云,留给中国云的时间不多了2018-01-17 15:21
- 发展智慧医疗 建设“云医院”2018-01-17 15:20
- 网易首页 > 财经频道 > 正文 交友 百亿规模政务云市场竞争白热化2018-01-10 10:00
- 政务云市场大局已定?大家"争第一"竟为它2018-01-10 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