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云的发展已成“大势”
2014-01-03 11:00【皖云在线】
十年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决定将电子政务建设作为我国信息化工作重点之时,不知是否预料到我国电子政务应用的发展竟如此迅速。正如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曾提到,中国的电子政务应用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十年走过的路程。不过,当初对电子政务使命——“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设想,的确已变为了现实:电子政务网络的建设,促进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提高全民信息素质有巨大的影响,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历史性的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不断演进,电子政务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面对着更多挑战。一方面,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开始进一步向公众服务与信息共享方向倾斜,同时,以云计算为代表的各种新的IT技术与模式,也逐渐在电子政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即将进入的云时代里,电子政务建设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畅捷网络,政务通达
“截止到2012年5月底,政务外网地(市)、县(区)通达率分别达到93.7%和71%,同比分别增长6.3和18.5个百分点。”这是2012年全国政务外网工作会议上,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副主任沈大风提到的一组数据。作为承载我国电子政务应用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国家外网的规模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
尽管如此,网络建设依然是下一步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中,构建包括内网和外网平台在内的、完整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被摆在了重点任务的首位。
对此,电子政务服务提供商应帮助政务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能,实现各种政务信息的上传下达,从而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其中,对于信息资源的采集、更新、公开与共享来说,信息流转的畅通是基础。从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来看,网络往往是系统建设的基础。
而就下一步来说,我国的电子政务网络将向着更完整、更统一的方向发展,实现更大范围的跨地区、跨部门的信息传递与共享,为面向公众的业务应用和资源开放提供信息支持。更为关键的是,网络的通达,是下一步开展政务云应用的必要前提。因此,“政通”这个方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政务云服务社会民生
在电子政务发展进程中,仅仅是“路通”并不能使信息得到有效利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对信息进行存储、提取、共享和使用。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宁家骏指出,全球电子政务发展的共同特点,就是通过公共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提升提供安全、多渠道的数据信息的开放共享水平,增强政府服务的协同性,从而为公民整体型电子政务服务。
换句话说,在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型的过程中,“协同政务”的诉求越来越突出。通过各政务数据中心的进一步关联,形成“政务云”,实现跨系统的信息共享与政务协同,并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在《“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中,也重点规划了人口信息、法人信息、空间地理信息、宏观经济信息、文化信息等五大基础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并以此为基础,支撑面向国计民生的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政务信息的公开程度。
在《“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中,健康、住房、社会保障、药品食品安全监管等,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经济社会安全、提升治国理政能力等方面的国家重要信息系统共有15个。可以想见,云计算技术在其中还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
结束语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宁家骏介绍,公共行政进入信息时代以后,政府管理也由传统的金字塔模式走向网络模式,政府要通过网络来管理其管辖的公共管理事务,并通过网络化的渠道传输信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成为了电子政务发展的外推力。《2009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也指出:今天越来越显示出跨组织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的重要性,电子政务必须向整合和协同的方向发展。
在云计算技术已逐渐走入大众生活的今天,政务云的发展已成为全球大势。美国于2011年发布的《美国联邦政府云战略》中,采用“云优先”战略,要求各部门将基于政府云的解决方案作为首要选项,促进政府IT项目全力向云平台迁移,同时鼓励企业参与政府IT项目的云解决方案,减少总体运营成本。
随着国家对政府信息化工作的要求逐步提升,相信未来数年,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将成为重要趋势。随着“政通云和”的逐步实现,我国的政务信息化水平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
(来源:比特网)
相关文章:
- 云计算赋能现代银行业务2018-01-17 15:22
- 要成为世界五朵云,留给中国云的时间不多了2018-01-17 15:21
- 发展智慧医疗 建设“云医院”2018-01-17 15:20
- 网易首页 > 财经频道 > 正文 交友 百亿规模政务云市场竞争白热化2018-01-10 10:00
- 政务云市场大局已定?大家"争第一"竟为它2018-01-10 09:59